第194章:高祖刘邦,霸王项羽_龙象演义
笔趣阁 > 龙象演义 > 第194章:高祖刘邦,霸王项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94章:高祖刘邦,霸王项羽

  整个饭局的节奏其实一直都挺不错的。

  大家有说有笑,玩得很开心,江常胜这是第一次进入段小参的圈子,在场的这些家伙显然都是人精了,在人情世故方面都比较成熟,一个个很会说话,很会聊天,并不会让江常胜感到尴尬,或是出现江常胜这个局外人被晾在一边的场景。

  庭院里更有着各样各样的表演节目,加上满屏穿梭来去的漂亮侍女,可以说是这顿饭一度吃的很舒服。

  可是江常胜舒服了,徐少卿就不舒服了。

  他跟江常胜坐同一张桌子,脸色自打就座后就没有好看过。

  几乎每个人都会吹捧江常胜,恭维江常胜,徐少卿话都没说过几句,一桌人几乎所有人都跟江常胜敬过酒,就他没有。

  最后还是段小参看出来了端倪,打趣了一番,徐少卿这才冷着脸捧起一杯酒敬向江常胜。

  他的眼睛是斜的,坐姿是歪的。

  语气很冷淡地说道,“常先生,我敬你。”

  他的这番姿态顿时就让整个饭局冷场了。

  傻子都知道,这样敬酒简直就是大不敬,跟搞事没区别。

  江常胜当场脸色有点难看起来。

  这种姿态实在是太嚣张了,这徐少卿要么就是一个眼高于顶不懂分寸的傻子,要么就是看不起自己想搞自己。

  江常胜很生气,非常生气。

  从小到大,敢这样给自己甩脸色摆谱的人,有,但不多,而且下场多半都很惨。

  如果现在是在当阳城,或是西北任意一处地方,自己还是当年那个西北世子。

  江常胜会笑眯眯地跟徐少卿喝完这杯酒,然后站起来立刻掀了整张桌子!

  “你在跟我装你妈呢?”

  徐少卿要是敢佯动的话,江常胜会立刻抓起桌上那青花瓷酒瓶糊在他脸上。

  “你再跟我甩脸色试试,恩?”

  “装你妈?”

  可惜了,今天的江常胜已不是当年的那个西北世子了,而是逐渐闻名于天下的西北常玉。

  他微微一笑,举杯示意了一下,一小口酒下肚,很是随和。

  他没有去跟徐少卿产生争端,并不是因为他怕了徐少卿或是在场任何人。

  而是他觉得,现在的自己已经没那个必要去争这一点意气了,徐少卿在自己的眼睛里,跟一个小娃娃差不多,更像是一个怒刷存在感的跳梁小丑。

  在场的人们看到江常胜如此随和竟然不发火,都是悄悄地松了一口气。

  徐少卿心里非常的愤怒,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。

  最让他不舒服的是,他开始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。

  一桌人没人理自己,大家似乎都刻意的避开自己,这种被边缘化的感觉让他简直想骂人。

  这一桌人自己也不是第一天认识了。

  以前天天在一起喝酒作乐,一个个徐公子叫的比谁都亲热。

  怎么今天突然多出来了一个常玉,自己就成了边缘人物了?

  徐少卿在心里越想越愤怒,从一开始调戏小侍女被江常胜打脸,再到莫城输给江常胜,再到现在的不被众人理睬,自己今天的面子简直掉光了。

  最气的就是莫城了,那个莫城是自家的庄客,受了自家不少的照顾,自己让他好好收拾一下江常胜,可没想到的是,他竟然跟江常胜弄了一出惺惺相惜的英雄戏码!

  真是气煞我也!

  我徐少卿什么时候混到这个份了?

  饭桌上的徐少卿呼吸越来越急促,他那偏执的自尊心让他变得有些红眼了。

  众人正在聊关于天下大比的事情,徐少卿忽然主动插嘴起来。

  话语锋芒直指江常胜。

  “常玉先生也要参加天下大比吗?到时候是参加文比还是武比啊?还是都参加啊?”

  江常胜回道,“我还没想好要不要参加天下大比呢。”

  徐少卿皮肉不笑道,“诶呀,常先生参加武比肯定是一把好手,您这么厉害,肯定榜上有名。”

  “不过文比吧,历来可难了,每层选拔几乎都是数以万计的考生被淘汰,常先生,您文试方面可有准备啊?”

  江常胜正准备开口回答,但是没想到这徐少卿直接打断了自己,自顾自地又说了起来。

  “世上能打的人太多了,而且修炼这回事吧,变数很多。加上虎国当下的环境里重文轻武,所以长久以来那武状元的前景都比较模糊。”

  “多少武状元,最后也不过是一个地方上的小将军或是偏将副将,更有很多最后落了个落草为寇的结局,或是混成江湖小头头了。”

  “而文状元就不一样了,虽然也有许多不得志的,但看尽历史,多少名臣都是文状元出身的啊?多少文状元兼济天下啊。”

  “唉,老百姓们不是有一句话吗?练武练武,练一辈子的武,吃一辈子的糊涂和苦。”

  “呸呸呸,我绝对没有看不起世上修炼武人的意思,就是感慨而已。”

  “不知道常玉先生您注重哪一方面啊?”

  江常胜算是听明白了,这个徐少卿故意呛自己呢,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,就是想讽刺自己,能打没用,

  要有脑子,有学问才能混的好。

  江常胜会心一笑,也不否认,“我吧,现在在武学造诣上,要比文治方面强一些。”

  徐少卿一听到这句话,顿时一拍大腿。

  “常先生我跟你说,你要是到时候想参加文比了,我推荐你看一本当下在我们虎国十分热门的书。”

  “哦?什么书?”

  “《大汉之志》,家师告诉我,今年天下大比里不管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,肯定有关于这本书的题目。”

  江常胜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了。

  卢肖经常跟自己提这本书,经常在自己耳朵边上给自己洗脑,说什么项羽和刘邦,以前没当回事,今天听到鸿门宴之后才算是开始重视。

  徐少卿问道,“常先生看过大汉之志吗?”

  “没看过,只知道一点点。”

  徐少卿顿时来劲了,开始卖弄起他的学识来,一下子众人也都听得津津有味。

  但是,听着听着,江常胜就觉得有些不对劲,因为徐少卿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说法显然不太对。

  要知道,学富五车的卢肖当初可不是跟自己这样讲的。

  江常胜十分相信,卢肖的理解要比徐少卿更加深刻。

  江常胜道:徐公子,我觉得你是不是对刘邦这个人物有什么误会?

  徐少卿:哦?常先生有什么高见?说出来听听,在座的诸位都是对大汉之志有过涉猎的,如果常兄有什么不一样的理解,愿闻其详。

  江常胜:刘邦此人绝对不是徐公子你所说的那般,是一个在夹缝间求存的小人,更不是一个靠运气和机遇窃得天机的政客。

  我觉得小人和政客这两个词如果用在刘邦的身上,简直就是对刘邦的侮辱。

  江常胜开始复述起卢肖的理解。

  江常胜:我倒觉得,汉高祖刘邦乃是一个纯粹的帝王,他绝对是开国皇帝,封建帝王中非常厉害的一个,能排的上前三,绝非徐公子所解读的那么狭隘。

  众人都开始听起江常胜的讲话。

  江常胜:首先,在大众眼里,刘邦不过是一个因人成事的龌龊之徒,这确实有道理,因为他的出身,相貌,才能,还是性格,都很难引起大众的敬畏。相比之下,他的对手项羽和他的手下韩信,则以无双的勇气和罕见的才能,赢得了无数的美誉。

  然而,我们若以政治决策的视野来看,刘邦绝对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帝王。

  这种评价并不是由于他多么有才华或有能力,而是因为他永远实事求是的态度。

  他这个人永远基于现实需要采取政策,其思维绝对不会被任何虚荣、情感、还有任何外力所劫持。

  第一、刘邦这个人,他有着完美的自知之明。

  要知道,他可是一个平民帝王,从一个平民做到这一步,不论是谁,都会骄傲,虚荣,自满,甚至是狂妄自负,但是刘邦哪怕是称帝了,他也永远保持着清晰的自知之明。

  当书生陆贾“以马上得之,宁可以马上治之乎?”劝诫刘邦时,刘邦已经是一个淘汰了无数强人狠人的开国帝王了。

  达到这种成就的人,周边几乎都是阿谀奉承,他听到的批评就像沙漠里的清水一样少。

  假如三个人的谣言就能让你相信老虎的存在,那么一百个人的赞美,一万个人的追捧,一个国家的臣服,又何尝不会消灭一个天才的自知之明,并把他变成一个自以为是的傻瓜呢?

  江常胜说到这里时,人们都是一愣,觉得很有道理。

  江常胜:但是刘邦的帝路上,从来不会自满,或是骄傲,哪怕是一丁点。

  世界上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,都会被虚荣,情感,自我,他我,等等事物所困住。

  但是刘邦这个人,他追求的从来都不是“我比你强,我比你聪明,我比你能干”之类的虚名,他更不追求什么,“我要钱,我要名,我要权,我要美女和江山”。

  他似乎只追求一件事,“怎么做对我更有好处。”

  只有理解这一点,我们才能理解刘邦的非凡和可怕。

  古今中外能够保持这种本能行事的人,真的屈指可数。

  刘邦这个人对爱恨情仇之类的人类情感极度淡漠,所以他的决策永远理性,无爱也无恨。

  有两件事体现的极为明显。

  当年在他的老家沛县里,有一位刘邦极为憎恨的叛徒老乡。

  在乡间的时候,刘邦就经常被他这个老乡雍齿所羞辱,这也就算了。

  后来刘邦征战天下的时候,在刘邦最困难的人生岁月里,雍齿不但不帮助刘邦,还主动献出了刘邦的老巢,投靠了他人。

  同一时间,他还囚禁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儿,使他们遭受到殴打,羞辱等等虐待,更是把刘邦逼到了走投无路,被迫投靠了项梁。

  后来随着局势的发展,雍齿投靠了刘邦,刘邦不但不予追究,反而在建国的时候,还论功封侯,安定人心。

  年轻的时候就经常被打脸,后来至亲被虐待和羞辱,投靠敌人让自己陷入绝境。

  以上任何一列事情拿出来,都是让常人无法忍受的。

  而这些不共戴天的刻骨之仇,在刘邦的眼睛里,却轻轻的放过了,一件都没有计较。

  扪心自问,世上有几人可以做到这一点?

  这一切只因为宽容这个仇敌可以为刘邦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,符合他的政治利益,所以刘邦便做了,大行其道。

  所以说,刘邦是一头永远都清楚自己目标的政治野兽。

  他的眼睛里,仿佛只有那么一件事,“怎么做,对我有好处,更有好处。”

  江常胜顿了顿,喝了一口酒。

  一桌人都瞪大了眼睛了,徐少卿是最震惊的,没想到江常胜竟然讲的如此深入浅出,众人都无比认真的咀嚼了起来。

  江常胜继续道:一个能够明确目标的人,注定是一个果断的人。

  这是因为,果断品质的根源,恰恰在于决策者对于自己目标的清晰度,决策者的牵挂越少,他的目标就会越清晰,他行事就会越果断。反之,决策者的感情越丰富,他的牵挂就会越多,他的目标就会模糊,优柔寡断和瞻前顾后会成为他的通病,他的失败也很难避免。

  而刘邦,很可能是所有人类中最果断的一个人。

  当刘邦的乘车被项羽部队追击,敌兵迫近,生死存亡的时候,刘邦的车上除了自己,只有护卫车夫夏侯婴和两个嫡生儿女鲁元公主和汉惠帝。

  刘邦只用了一秒钟,请大家注意,他只用了一秒钟,就想通了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想不通的道理。

  “车太重了,必须减负,夏侯婴能给自己挡刀驾车,绝对不能丢,只有眼前一对亲生儿女必须被扔弃。”

  他瞬息之间就做出了最残酷或许也最“正确”的抉择,直接两脚将鲁元公主和汉惠帝踹下去,减轻车子的负担,增大逃跑成功的概率。

  绝非小人那么简单!

  扪心自问,我就不行,更做不到那个份上。

  与刘邦相反,军神韩信自负无双才智,为何却在政治上败的一塌糊涂,最终死无葬身之地?

  江常胜清了清嗓子。

  附近两桌人都认真地听自己讲了起来,甚至还有年轻人拿出小本子记了起来,一幅在记考点的模样。

  江常胜十分享受这种装逼的感觉,装文化逼就是爽啊,他继续开始照搬卢肖的话。

  “韩信这个人书里也讲的很多,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类的典故大家肯定是知道的,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其实只在于八个字:牵挂太多,优柔寡断。

  他面对部下的警告,他又恐惧汉王的猜忌,又顾及汉王的恩情,同时还贪恋裂土封王的富贵和“言听计从”的虚荣。

  就像别人评价的一样,犹豫的猛虎,不如决死的毒蜂,狐疑的勇士,比不上出击的儿童。

  他自己束缚了自己,所以最后死于妇人之手。”

  “话说回刘邦,刘邦这个人,他的一生从不被任何观念所束缚,对他来说,观念本身就是一种身外工具。

  他知道,打天下要靠武力,但是维持天下和治理天下需要文术,需要建立和培养观念,什么样的观念对我有好处,什么样的观念对王朝有好处,他就建立什么样的规则,来增加王权和帝国的厚度。

  这位开国帝王从不因好恶爱恨行事,作为绝对实事求是的一个人,他可以说是塑造了一个无情冷酷的典范。

  可以说,遍观人类的历史,在任何斗争中,谁会是最后的胜利者,仅仅取决于谁更像汉高祖刘邦而已。”

  说到这里,江常胜松了一口气。

  段小参等人忍不住鼓起掌来。

  “常玉先生说得好哇。”

  “常先生的高见让在下醍醐灌顶啊。”

  “是啊,刘邦当初官职不过泗水一亭长,都已经四十七岁的人了,都快当爷爷了,但依旧斩蛇起义,后来能够成为开国帝王,简直是令人惊叹啊,绝不能小看或是抱以偏见。”

  徐少卿此时此刻脸色难看无比,因为江常胜句句在理,让他无力反驳。

  有人忍不住问道。

  “常先生,那你怎么看待大汉之志里的项羽啊。”

  江常胜想了想,回忆起卢肖说过的话。

  他尽可能复述着卢肖的思路,用自己的语言说了起来。

  “天下第一,千古无二,西楚霸王。”

  “他这一辈子,打了七十多场仗,除了最后的垓下之战,难逢敌手,从无败绩。”

  “项羽一战封神,是在巨鹿。”

  “当时他的对手是谁呢?是王离和章邯。”

  “我们都知道,评价一个人猛不猛,要看他的对手是谁。”

  “王离和章邯可不是水货,那可都是能够灭国的绝代名将。”

  “而巨鹿之战的时候,王离的军队可是精锐中的精锐,加上章邯的军队,一共有四十万。”

  “而项羽呢,只有五万人,其中的主力也就是八千个俗称的江东子弟。”

  “巨鹿之战,项羽做出了一个名传千古的故事,也就是成语里的破釜沉舟。”

  “他带兵过河后,下令把所有人的船都给凿沉,说:老子既然来了,就没打算回去!只有向前干死敌人,没有掉头逃跑!

  紧接着,项羽又命令把部队里士兵们吃饭用的锅也给砸了。

  部下表示:那我们怎么吃饭啊?

  项羽表示:干死对手,用他们的锅吃饭!

  没错,就是这么酷炫狂拽吊炸天。”

  “巨鹿之战,5万打40万,项羽九战九胜,生生把对面彻底干翻!”

  “这一年,项羽才25岁啊!”

  “打赢之后项羽骑马路过其他诸侯的军营,在辕门口,其他诸侯都是跪伏在营地门口行礼的。”

  “大家就一个字,服!”

  “人们对项羽的评价就四个字,天神下凡!”

  “再说说彭城之战,当时刘邦带着五六十万人,把项羽的大本营给掀翻了。

  当时项羽在做什么?项羽正带着军队在北边,打齐国。

  听到老家被掀了,项羽的决定是告诉部下:你们继续打齐国,我带点人回去把丫干死。

  他带回去了3万人。

  他的战略就是,闪电战,正面刚!

  先是在外围,击破了樊哙和灌婴的偏师。

  然后在凌晨拂晓发动了总攻。

  3万vs56万。

  项羽只用了半天,从凌晨打到中午。

  又把对面刚死了。

  说出去都没人信,简直太夸张了。

  刘邦溃败,在彭越战场上先是死了十几万人,而项羽一路猛追,从彭城追到灵璧,刘邦又死了十几万人,几乎全军覆没。

  刘邦最后就带着十几个人跑出去,老婆,父亲,全部被项羽俘虏。

  我的天吶,3万打56万,56万站在原地伸出脑袋给人砍,也得砍上好几天啊!

  你们说项羽猛不猛?

  他这一辈子就输了一次,垓下之战。”

  “项羽打仗根本不喜欢用什么奇谋之类的,三个字,就是干!

  他正面硬刚的能力独步天下,凡是和他刚正面的人都死绝了,估摸着对他来说,他肯定是极为骄傲的:用什么计谋啊,老子直接推过去就赢了。”

  “只可惜啊,楚霸王最后还是败了。”

  “十面埋伏,四面楚歌,可惜了啊…”

  “项羽的霸气到了何种程度呢?最后一战里,他带着28骑在围困中冲杀,还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战绩。”

  “他说:不是老子不会打仗,是老天要亡我,不信你们看。

  然后他杀出去,把追兵揍得哭爹喊娘。

  28骑表示:老大你说得对。

  他说:我再证明给你们看,看我去砍一个上将。

  然后项羽冲出去,砍翻了一个将军。

  28骑:老大牛逼!

  项羽最后是自杀的,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,失败后只有自杀,才能是他的结局。

  虽然刘邦做出了巨大的赏格,但是因为项羽太猛了,杀的没有人敢上去,直到他自杀死掉之后很久,汉军才一窝蜂上去争抢他的尸体。”

  “真霸王啊!”

  江常胜讲完以后,众人纷纷佩服不已,段小参端起酒杯敬了一杯。

  “看来贤弟你研究的很透彻啊。”

  “受教了。”

  徐少卿脸色一阵变幻,也不说话了,彻底安静了。

  江常胜内心暗爽不已,果然,装文化逼最有劲啊。

  就在群英宴又进行了一会儿之后。

  段小参忽然开口说道,“贤弟啊,你来这江城可听说过倪虹这人?”

  江常胜道,“当然听说过啊,荆州多美人,有寡最克夫是不是?嫁了四次那个?”

  “恩,可厉害的寡妇哩,我跟你说,倪虹这人特别攻于心计,而且手腕很强,不论是处事还是治人都有一套,加上又生得美艳无双,所以男人们啊,都特容易着了他的道。”

  “为兄我敬过的女人不多,这倪虹算一个。”

  江常胜,“哦?这么厉害?”

  “恩啊,她应该快来了,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。”

  江常胜顿时来了兴趣,“她今天也来?”

  “当然啊,这空位就是留给她的。”

  “贤弟,你还没见过她吧。”

  “没有,我刚来江城不久,人生地不熟的,又是小老百姓一个,哪能认识这种大人物啊?”

  “嘿嘿,一会儿可小心点,别被人家勾了魂啊。”

  半柱香后,段小参忽然站起身来,带着婢女们率先走向前去。

  “倪姐,你可算来了,我还以为你今个不来了呢。”

  坐在席上的江常胜正在吃菜。

  当他看到远处和段小参正在热络寒暄的那个女人后。

  江常胜的脸色在今天从未有过的难看起来,眸光闪烁,难以平静。

  (ps:我个人非常喜欢一些历史人物和典故,一方面要尊重,另一方面我自认为我自己目前没那个水平改编进自己书里,只好以另外的形式这样来写一写,有的文本也是我在别的地方看来的,如果哪位读者不喜欢这些东西,或是龙象的故事里其他地方有什么问题和建议,大可以提出来,我以后会更好的避免。)

  (.laoqu123=老曲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